2015/10/13

高二地科講義勘誤 [康熙版]

最新更正日期:2016.1.15
p.117 左下角:⑩反射星"團" ==> 雲 p.120 例題2:答案應改為B p.129 第21題答案應為C
P.8 補充資料:大地水準面文字及圖形有誤.
P.15 例題演練1:請把題目改成...何者"錯誤".
P.15 例題演練2:請把題目改成...應選"三"項.
.........(C)農曆大小月安排規則非常複雜,可以當作無規則
P.15 自我評量2=>解題本p2答案應改為D.
P.21 綜合評量7=>解題本p3答案應改為D.
.........解析改為:...緯度越"高",重力值越"大",擺動越"快".
P.42 第3題答案改為B
.....自我評量6=>解題本p3答案應改為BD.


分冊測驗卷乙卷
第四回,多選第3題答案應為BCD

2015/5/27

狂賀~308游采如獲得2015ISEF大獎

















308游采如同學在蘇敬怡老師的指導下,
勇奪2015年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展(ISEF)
「美國地球科學學會(American Geosciences Institute)三等獎」

「美國氣象學會(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)榮譽獎」兩項大獎!
媒體相關報導:
1.中時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0526000638-260107
2.自由: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ocal/paper/883555
3.聯合:https://video.udn.com/news/321116

2015/3/21

【科展秘笈】口試發表時的4個重大缺失

科展競賽的過程中,在評審時的口頭發表是非常多同學的一項大障礙,科學研究做得再精準、再深入,如果無法清楚地表達給評審委員們,那這項作品的成績將會大打折扣。進行口頭發表練習時,要如何精確掌握重點,避免因為表達的缺失而造成缺憾,以下幾點大家可以注意:
1.不要背稿、要記重點
許多同學把科展的口頭發表當作是「演講比賽」,會把每一字每一句練得精準到位、滾瓜爛熟。但口頭發表的重點不是把稿子「念完」,而是把評審委員「教懂」。科展的作品說明書可以當做是一個論文來寫作,但口頭發表並不是把作品說明書裡面的字念出來;而是把說明書中想要表達的內容,利用口語的方式告訴大家。這個毛病就像是常常會聽到同學抱怨「某某老師上課都是照著課本念」一樣。同學練習時不應該是拿著作品說明書;而是把說明書中的重點寫在一張一張的便條紙上,便條紙的目的是在提醒同學們作品的重點與順序,同學們要看著便條紙,用自己的話把重點依照順序講出來。
2. 自顧自講、如入無人之地
在台上的發表或是演講,主講人可以掌握所有的演講順序與內容;但口頭發表是評審委員站在同學們的身邊聽講,這個過程是一場「與聽者的互動」。許多同學們常常練習的太過充分,確實熟記了每一個要表達的細節與步驟,但請同學們注意一點,「你想講的,未必是評審想聽的」。同學很想告訴大家實驗過程中某個非常值得一提的重點、或是牢記了學校指導老師交代一定要講的部分,但這些同學們覺得「非講不可」的內容,有可能評審已經覺得同學應該已經了解,不用講那麼多也沒關係、又或者評審想把有限的時間拿來問評審自己最有興趣的部分。同學們要切記,近距離的溝通與互動,聽者們的反應千萬不能忽略。
3. 分工太精準、這段是他負責
組隊參加的科展同學們,通常會把口頭發表的比重平均分散在每一個同學的身上。這是很好的安排,但往往也會出現一種情形,就是A同學負責第一段、B同學負責第二段、C同學負責第三段。在完全沒人打斷時,這樣的組合或許沒有問題,但口頭發表時,評審可能在任何一個瞬間打斷發表提出問題,我們假設評審在B同學發表第二段時提出問題,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與A同學的第一段有關。如果A同學對第二段的內容沒有清楚的了解;或是B同學在發表的時候,A同學覺得自己已經講完,沒有自己的事而開始鬆懈的話,失去的不正是出手相救同學的時機,更重要的,A同學會失去一個「表現團隊精神」的好機會。正確的練習方式,應該是A、B、C三位同學都可以獨立完從自始至終的完整發表之後,再依照個人專長或習慣,將發表內容平均分配。
4. 器材過多、有用沒有都帶去
口頭發表時,發表台上有一個梯型的空間,可以讓同學們把實驗過程中的成品或是器材帶到發表現場。很多同學會不知不覺想要把「能帶的東西都帶去」。現場展示品的目的是要讓評審「更了解這個作品」。如果這個作品中做了染出不同顏色的花、或是組合出了吸收衝擊的材料,這些物品可以幫助同學讓評審對作品有更深的感受,也可以讓評審更進一步了解實驗。而在發表的過程中,也要盡量讓這些物品讓整達的過程更為生動。當同學講到「我們用到一個U型管,在一端橡皮塞塞起來…」時,請不要只是用講的,記得把這個器材拿在手上,讓評審更清楚的了解你在講什麼。
口試時還有許多無法掌握的變因,開始練習時,可以先從以上幾項重點開始著手。 
 文章出自 http://doctorx.pixnet.net/blog/post/305095486

2015/3/3

103學年第二學期學期報告未交名單

報告未交者,學號如下:
311009
311012
311049
311066
311079
311083
311086
311089
311097
311110
311115
311121
311124
311140
311183
311186
311187
311193
311207
311220
311227
311231
311233
311238
311239
311240
-----------以下空白

2015/2/22

狂賀308游采如、311李婉君同學,獲得2015臺灣國際科展一等獎

狂賀308游采如、311李婉君同學,
獲得2015臺灣國際科展一等獎,
並將代表台灣參加2015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展(ISEF)
題目:冰與火的吶喊-2010年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爆發對大氣對流層的影響

羅東高中火山研究 出征國際

國立羅東高中學生李婉君與游采如,運用衛星資料分析,探討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爆發對大氣對流層的影響,突破種種困難,精密且具有國際觀的分析獲好評,將代表台灣參加2015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展(ISEF),與全球高中生一決高下,她們說:「會盡全力!」

羅東高中繼2012年代表台灣拿下加拿大國際科展金牌後,李婉君與游采如的作品「冰與火的吶喊-2010年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爆發對大氣對流層的影響」,獲今年台灣國際科展一等獎,5月將出征美國,參與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科展ISEF,全校師生與有榮焉。

她們在老師蘇敬怡的指導下,運用我國福爾摩沙三號衛星,所獲得的氣象資料加以分析,探討2010年的2次火山爆發,結果發現,大氣對流層溫度下降,平流層則溫度上升,透過專業數據,佐證火山爆發影響地球大氣層,更可能導致氣候變遷。

「接下來才是硬戰!」李婉君表示,火山爆發時間距今已5年,又加上有些資料甚至是冰島語,得突破重重困難,但要在國際科展中脫穎而出,評審建議更深度的研究,包括與國外資料對比分析、暖化議題等;游采如說,是否會得獎難說,但一定會全力以赴。

校方指出,2人十分認真,考完學測才過幾天,就到學校報到,天天與研究為伍,若順利在國外得獎,將可保送大學,資優班學生游采如從小就愛大氣科學,以立定目標朝此方向發展。

原始網頁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0212000502-260107

2015/1/29

311海嘯從宮城捲走小漁船 漂流2000公里4年後現沖繩

東森新聞記者林靜瑜、陳慧蓁/綜合報導
2015.1.28
311大地震引發大海嘯,重創日本東北地區。有一艘停泊在重災區宮城縣的小漁船,竟然在4年後,在距離宮城縣2000公里的沖繩縣小島沙灘上被發現。


一陣天搖地動,驚動全日本上下,311大地震造成嚴重災害,甚至引發海嘯,是日本人心中永遠無法撫平的傷痛。事隔4年多,當時一艘停靠在重災區宮城縣的小漁船,在海上漂流許久,最後竟然漂到距離宮城縣2000公里的沖繩縣小島上。當地政府表示,24日一名當地居民發現這艘長約7公尺的漁船,經過核對船身編號,證實是屬於宮城縣漁業協會,且是在2011年被海嘯捲走的。
NHK報導,船上沒有引擎,船底還附著許多貝類,推測已經在海上漂流許久。當地的多良間村長表示,這是第一次有大地震漂流物在島上出現,目前也積極和船主聯繫,希望能把這艘具有歷史意義的漁船,保存在島上,至於漁船到底怎麼漂流到沖繩?目前還不得而知。

文章出處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50128/459676.htm?from=fb_et_news

2015/1/12

「K了3小時書」比不上「每段筆記仔細讀三遍」:五個小秘訣教你如何快速學習

快速學習難道只有聰明人辦得到嗎?當然不是,尤其在掌握高難度的知識或技巧,連聰明人也要靠笨功夫。之前看到Lifehack介紹了「加速學習法」的五個基本概念,發現以前自己就是用這方法練過古典鋼琴,卻沒想過用同樣的方法念課文。在此翻譯並加以編輯,希望對各位有用。
1. 注意重複的「次數」,而非「時間的長短」
當我們說「我花了整整八小時K書」,八小時當中真正專心的時間有多少?關鍵不在於我們花了多少時間,而在於我們反覆練習的次數。

重複練習就像重複寫字一樣,能夠加深神經元的連結。所以運動員、音樂家、軍隊都會經常反覆練習,直到熟練。專注完成每一次的反覆練習;與其說「我要花兩小時讀整本筆記」,不如說「我要仔細把每一段筆記讀完至少三次」。


2. 把大事情拆解成小片段
才能專家Daniel Coyle在《The Talent Code》這本書中提到:「每一個小片段的價值就如同字母之於語言。它們單獨沒有什麼用處,但組合起來就能成為複雜又美麗的句子。」
我們大腦的學習方式也是「模組化」,將每一個小塊充分理解之後,就能靈活組合。所以,在學習新事物時,要先把大塊的知識或工作拆解成小塊訓練。


3. 把每個小片段練好,再組成一個「片段鏈」
把大題目分為小段落後,就能分別一一重複練習;每個小片段讓我們能夠增加練習次數,也就能加快練熟。每一個段落練熟後,就能把它加入「片段鏈」中,開始建立片段之間的關係。

這麼做讓我們熟練的速度,會遠比每次從頭到尾練習要來得快。而當我們建立了片段鏈,理解了每個片段之間的關係,更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全貌,靈活思考。


4. 把學習過程當成遊戲,建立規則和獎勵
大腦喜歡遊戲的刺激,所以若要學習新東西,可以先思考如何把學習過程變成一種遊戲,設定目標、關卡、以及獎勵。獎勵是養成習慣的根基。一旦行為成為了習慣,我們就能更輕易快速執行它。好玩的遊戲不能太簡單,總應該有一點挑戰,但又不會太難,而每個關卡之間不會間隔太多,讓你有喘息時間。任何學習過程都一樣。


5. 短時間高度專注,加上短時間休息,比較有效率
大腦需要適當休息才能維持專注。幾乎每個學生都曾經藉著咖啡因提神深夜惡補過,感覺好像一個晚上能學到很多,但其實那效率不佳,學完就很快忘得一乾二淨。

如果我們想在短時間內學習,必須選擇大腦狀態最好的時候,讓我們能全神貫注,而一旦發現效率降低,就該立刻休息充電。專注、充電、反覆循環,比較能讓你快速學習。把自己當成運動員,規劃好自己的體力和腦力,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學到了該學的,也不會那麼累。


出自網頁 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76673/

2015/1/11

捍衛地球大作戰 參加決賽錄影畫面

2008年決賽 計畫書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DKIh9LXMzg 第二階段搶答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8H9-mnreg8 2009年決賽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m0BJoYUvkg